第十一章 北宋誕生記 (2)
關燈
小
中
大
,所有的過場才算走完,大軍才得以回程。但是請留意,以上的過場都是根據《宋史》和《續資治通鑒長編》等收錄匯集而成的。而《宋史》和《續資治通鑒長編》又都源出於趙匡義的兒子宋真宗趙恒時修撰的太祖朝《國史》,《國史》則出於《太祖實錄》,《太祖實錄》嘛,就不那麽好說了……宋代多次重修,有《舊錄》更有《新錄》。光趙匡義登極之後就改了兩次,到了真宗趙恒時再次重修,就在這一次,時隔幾十年,趙匡胤的老人都死得死,老得老,再沒有人證物證了,才把當年的事情補充完善到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些。
尤其是趙匡義攔在他哥哥馬前,說出了關鍵的那句話的一幕——似乎沒有了這句話,趙匡胤就會縱兵大掠,重現當年郭威入城時的滿城血腥一樣。
時間飛快,要了命的太陽在無情地往天空正中央行進,趙匡胤必須提快速度了。這時,他已經進入了角色,他要盛裝入城,進城就是天子,再不願在城墻外面動刀槍,以免把還沒有正式添加在他名下的產業以及他在歷史上的名譽弄出不必要的瑕疵。
經過嚴密的分析,他決定,派出兩個人,去做一公一私兩件事。
首先派出老少無欺、視力超群、人見人愛的殿前司幕僚楚昭輔先生,讓他趕在大部隊的前面,悄悄地進入開封城,向趙匡胤的母親及家人報個平安,也順便告訴他們皇帝輪流做,今年到他家,姓趙的已經中了超級大獎了!
這個活兒好幹,說實在的真是個美差。想想吧,那年頭連中個狀元都會有些職業報喜的登門要喜錢呢,何況是突然之間中了個皇帝!而且楚先生這件事一點風險都不會有,他大可以人不知鬼不覺地潛回京城,根本不必在大街上敲鑼打鼓地向所有人宣布。
但是下一個命令就要命了。趙匡胤決定要派一個人先回京城,直接去見三位當朝大宰相以及城防司令韓通,甚至直接向太後和小皇帝攤牌——告訴這些人新的皇帝已經產生了,你們的身份現在也都要變一變!
想想看,這種事以前有人幹過嗎?似乎是有過,比如李世民在上早朝的時候幹掉了大哥和三弟,然後自己不好去見父皇李淵,派了殺人助手尉遲恭去見老爹。可那到底是家務事,而且李世民也沒說要把老爹如何怎樣!
可是現在這個人,卻得自己一個人趕在造反的大隊人馬前面,單槍匹馬地進京,向以前的君主說你現在馬上從金鑾殿上給我滾下來,那已經不是你坐的地方了……你信不信皇帝就算砍不了後面的新任皇帝的腦袋,也一樣先砍了你?
而且說實話,現在趙匡胤的手下,還沒聽說過誰有尉遲敬德那樣的單兵作戰能力和膽量。
太難了……這時候,趙匡胤把目光轉向了一個非常年輕的低級官員,在此之前,此人默默無聞,從未在任何事上出頭露臉。他叫潘美,時任客省使,也就是負責全國信使、宴賜、四方進奉這方面迎來送往的小差使的官。
大夥兒看著潘美,有人覺得悲哀,有人則露出了微笑。此時人人清楚,大家都在一場殘酷的圍獵行動之中,誰都想當獵人,可也終究得有去死的野獸!很好,看來潘美就是那第一個去送死的。
但是歷史證明,潘美後來得享大名,絕非幸致。此人膽識超卓,今天這件事之後,他又孤身一人,深入敵境,做出了更加聳人聽聞的壯舉!這時潘美欣然領命,他縱馬狂奔,直奔四十裏開外的都城開封。
一路疾行,潘美進入開封的時候,後周君臣還沒有下早朝。潘美昂然上殿,向這些高高在上的人宣布趙匡胤已經兵變稱帝,此時正在回程的途中!
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奇變突生,猝不及防……當時在曾經是柴榮設座議事的大殿之上,唯有一片死寂,歷史記載,最大的一個舉動就是首席宰相範質突然伸手抓住了身邊的另一位宰相王浦的一只手而已。
他憤然大叫——倉促遣將,吾輩之罪也!
這句話一點回應都沒有得到,王浦咬緊牙關一聲不出,事後才知道他是在忍疼——範質養尊處優,指甲留得比妙齡女孩兒還長,偏巧王浦也是這樣的貨色,他的手那是相當的酥嫩。史稱——爪入溥手幾出血。溥噤不能對。
這就是驟然臨變,生死關頭時的後周群臣眾生相。可是別忘了,後周至少還有一位真正對柴氏忠心的人,那就是韓通。韓通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三位大宰相,看他們有什麽舉措。等他看清楚後,他絕望了。但是他絕不允許自己也像他們一樣,他一定要做點什麽!
韓通扔下了文武百官,以及年幼無知的小皇帝,他急匆匆地奔下了金殿,去集合還能聽他調度的軍隊。不管實力對比怎樣懸殊,他都要為後周,為柴榮盡到他曾經答應過的努力。
韓通躍馬出宮,先回自己的侍衛司,他要招集兵將。但是韓通絕望地發現,這時他還能號召的軍隊已經所剩無幾,絕對不夠他分兵據守偌大的開封都城,至於領兵出城平定叛亂,更加是想都不要想。
怎麽辦?人心已經在片刻之間,就在趙匡胤和小孩子柴宗訓之間作出了選擇。“點檢作天子”的讖言終於還是應驗了,只不過晚了兩天而已!當時的人對改朝換代是多麽的熟悉啊,誰都知道該怎麽辦,尤其是素以“擁戴”見功的軍隊。讓他怎麽還能有辦法力挽狂瀾?
但是現實要求他,必須得在極短的時間內想出應變對敵的辦法。
韓通不愧老將,他迅速地作出了一個決定,把目標縮小,具體到造反者趙匡胤本人的身上——去捉拿他的家人,來以此作為阻止兵變的籌碼!
這已經是當時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行,並且也唯此一招的辦法了。
他分兵兩路,其中一路由他本人率領,殺向趙匡胤在左掖門附近的殿前司官署,希望能在那兒抓到趙家老小;另一路奔向開封城內的定力寺,有人報告,趙匡胤的家人在這一天去了那裏上香。
左掖門,殿前司……歷史記載,那天迎接韓通的是一陣空前密集的亂箭。
就在這時,開封城北陳橋門外,率領大軍兵臨城下的趙匡胤也同樣在郁悶著。眼前就是開封城的大門了,可他就是進不去!
城上守城的官兵無論如何都不給他開門,不管他是以新任皇帝的名義,還是以前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身份,都一樣不好使,不開就是不開。而且這些守門的大兵還明目張膽地叫出了自己的姓氏——一個姓陸,一個姓喬。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愛咋咋地了。
出行不利,趙匡胤強壓著心頭怒火,更強壓著一直隱藏著的極度不安,他扭頭去看身邊的總導演趙普。這時他的疑問完全可以用眼神就表現清楚——這是怎麽回事?難道石守信和王審琦沒有接到通知?還是城裏邊天翻地覆了,他們都被韓通給幹掉了?現在要怎麽辦?強攻嗎?還是要繼續封官許諾,哪怕給個王爺也得先進城再說!
趙普不動聲色,數萬大軍就堵在他身後,僵持在城下,他的主人更加焦躁不安,可他就是不急。歷史證明,他是真的一點都不急,因為他給出的解決方案更像是一道搞笑的腦筋急轉彎,那實在是必須得有一顆時刻活潑靈動的心靈才能想得出來——正對著陳橋驛方向的陳橋門不通,那麽我們為什麽一定要從這個門進去?開封難道只有這麽一座城門嗎?
我們換一個就是了。
於是歷史記載,當天趙匡胤的造反大軍是在開封城外小轉了一彎,到了旁邊的封丘門,才進去的開封城。
進城之後,大隊人馬立即分散,按照主次之分以及危險系數的不同,各自奔向自己分片包幹的責任地點。這時候,歷史把一個本來很平凡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身上。他叫王彥升,是當時禁軍殿前司系統裏的一員戰將。接到的具體任務是先回趙匡胤的老巢殿前司官署,給新任皇帝清清路障。
很簡單的任務吧?但是要看由誰來辦。這一天裏的王彥升不知是亢奮過度,還是有什麽別的內幕隱情,他把這樣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小任務辦得震驚當時,流傳千古,讓人實在是沒法不佩服。
殿前司的人回殿前司官署,那是熟門熟路,王彥升帶著大兵一路狂奔,很快就到了,他正撞上了敗退下來的韓通。
不走運的韓通,他不知道當天駐守在殿前司官署裏的人居然是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本人。這下好了,他正中鐵板,但是好在石守信充分領會了趙匡胤以和為貴的工作原則,不和他短兵相接,始終只是弓箭招呼,但就是這樣也足以讓韓通絕望了。時間,都消耗在擋箭躲箭,步步為營上了。趙匡胤的家人連個影子都沒有見到,可趙匡胤的軍隊卻已經殺到了身邊!
歷史記載,當天王彥升看到韓通之後,突然變得無法克制,他帶人就沖了過去,殺散了韓通的部下,殺得韓通上馬逃跑,然後一路追殺,直接殺進韓家大門,把韓通本人、他的妻子、長子、次子、三子全部殺害,亂兵之中僅有韓通的幼子韓守瓊以及四個女兒活了下來。
如此趕盡殺絕,毫不留情,我不知道王彥升是過去和韓通有什麽私人恩怨,還是他接受了什麽特殊的指令,比如滿城權貴,一律保全,但除韓通之外……至於理由,是多麽的簡單,因為只有韓通才有能力在這時或者將來造反。
面對殘暴的滅門殺戮,趙匡胤在陳橋驛鄭重立誓的允諾言猶在耳——“不殺後周大臣,不驚犯宮闕府庫。”可韓通就被殺死在自己的家裏。而且更加令人寒心的是,由宋人編撰的史書中,記載的卻是地兵變當日,韓通從皇宮中“惶遽而歸”,直接回家,在半道上遇到了王彥升,從而被殺。
也就是說,從來都沒有韓通為後周的盡忠行為,開封城裏更加沒有過任何的敵對抵抗——一切都是和平進行的,都是絕對符合仁義道德的,趙匡胤的行為是所有人一致擁護讚賞的。
可是公道自在人心,想想潘美先期進城,韓通隨後下殿,如果直接回家,怎麽會在半路上遇到王彥升?是韓通在半路看見了個漂亮的MM,多聊了一會兒?還是王彥超會絕頂輕功,他緊跟著潘美就飛進了開封城,並且知道韓通正在哪條大街上,從而發生了這樣令人極為遺憾的誤會?
一千多年以後,一個叫海明威的美國老頭兒曾經說過,你盡可以殺死一個人,可是你就是沒法擊敗他。可是在當天的開封,趙匡胤和他的謀臣以及勇士們說,我們盡可以殺死每一個人,而且會讓他死得默默無聞,平淡無味。
那天的開封城終於逐漸地安靜了下來,趙匡胤在諸將簇擁中緩緩地登上了明德門。登高望遠,只見街市繁華,屋宇林立。
多麽的熟悉……這就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真的屬於我了嗎?
沒有人會再有疑問,這已經是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只是在一瞬間,三十四歲的趙匡胤會在恍惚間覺得時光以及時空的不真實,在他年輕時,具體地說在他二十歲時,也曾親眼看見過有一個人登上了開封的城頭,那人當時微笑著向驚慌奔逃的開封百姓們說:“我也是人,你們不要害怕,我來當你們的皇帝,讓你們休養生息。”
那是曾經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
不論是漢人還是夷人,趙匡胤都在一瞬間和耶律德光心意相通——多好的一片江山!難能不讓人心動……更怎能讓它荒廢殘敗!
他下決心,要讓這片江山更加的繁華昌盛……在他的治理之下。
這時趙匡胤看到了自己的士兵分布開封城內各處,市面安定如舊,史稱“市不易肆”。之後他沒有在城頭上再作停留,他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因為在總導演趙普先生的筆記本裏早就規定好了一切的行程安排。
下一步,先回殿前司官署。
這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皇宮已經近在咫尺,那個高高在上,可以統治萬民的至尊寶座已經觸手可及,為什麽不直接去得到它?這時大局初定,不怕夜長夢多嗎?
趙普對所有熱切期盼的眼神統統視而不見,在他冷漠的表情下,他的心更加的沈靜。在他看來,這些人迫不及待的樣子真是低劣,人世間有很多需要積極進取的東西,卻要用另一種看似羞怯的狀態才能完美地獲得。尤其在當時的中國。
就這樣,當天趙匡胤就像還在後周上班時那樣,直接回到了自己工作生活的老地方,殿前司官署。不僅如此,他還當眾脫下了進城時還穿著的黃袍。時間還來得及,他坐下來歇了歇,因為一會兒之後,他需要體力,更需要情緒。
史稱“有頃”之後,三位大宰相範質、王浦、魏仁浦以及一些重臣都被迫主動來見趙匡胤(諸將擁範質等至)。這就是趙普的計劃,要趙匡胤等朝臣來覲見,而且這給以後的記史者留下了絕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可憐的趙匡胤在同一天裏,又要被人第二次強暴了。
好了,我的宰相,我的大人們,你們終於來了……你們可算是來了!受盡了委屈的趙匡胤突然間痛哭流涕,泣不成聲,說出了他滿腹的不得已,以及……慚愧——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
請留意,“將若之何?”我現在怎麽辦?趙匡胤已經六神無主,什麽都不知道了。可是沒等範質等大佬說話(質等未及對),那些要命的強暴者突然間爆發,散指揮都虞候太原羅彥環挺身而出,按劍厲聲喊出了這幾天以來聽得叫人膩煩了的行動口號——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
刀將出鞘,劍甲林立,周圍都是殺氣騰騰的叛兵,這時候,所有的人都原形畢露了,包括對富貴權力紅了眼的大兵們,也包括常年一臉道學,滿腔正氣的高官宰相們。
第一個屈服的是王浦,他率先走下臺階,向趙匡胤跪拜,施以臣子大禮。然後誰也沒有料到,第二個就是以驕傲執拗著稱的範質(質不得已亦拜)。
大局已定。
這時,終於輪到去做最重要的事了。去皇宮,去做真正的皇帝!
但是他們撲了個空,皇帝和太後此時已經不在皇宮裏了。在趙匡胤率兵入城時,小皇帝柴宗訓就由他的姨母小符皇後帶出了皇宮,皇後親手脫下了皇帝和自己身上的黃袍,穿著白衣,走進了後周世宗皇帝柴榮記名的功德禪院天清寺。
這是典型的政治避難,也是明確地傳達著他們對造反一事的態度——我們輸了,只求不要殺我們。
看到這裏,或許會有人點頭稱讚年輕的符太後真是明智吧,但是有沒有人笑話她過於膽怯,辜負了柴榮呢?需要補充一下的是,這位小符皇後可不是輕易低頭的人。
小符皇後在歷史中查不到她的名字,她在嫁給柴榮前,曾經先嫁於後漢重臣李守貞(那位喜歡拆墻的人)的兒子李崇訓。李守貞被郭威攻滅時,李家全族走死逃亡,無一幸免。而小符皇後自己獨自當門而坐,對亂軍呵斥——我符魏王(符彥卿)女也,魏王與樞密太尉(郭威)兄弟之不若,汝等慎勿無禮!
史稱亂兵聳然引退,無人敢犯。
這樣的主見和膽量,就是柴榮臨終時選中她的原因。可是這時她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後周國中她唯一能指望上的就是她的父親符彥卿(要小心,符彥卿之強,曾經讓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都倉皇逃跑,威名鎮懾塞外,連耶律德光的老媽,都問符彥卿是不是死了,才允許兒子再次入侵),可別說遠水不解近渴,就算是符彥卿在,也只能保持中立。
原因很簡單,符家三個女兒,兩個嫁給了柴榮,還有一個,那是趙匡義的媳婦。
於是再也沒有什麽能阻止當天的趙匡胤的了,他來到了後周皇宮裏的崇元殿,這裏非常榮幸地成了他取代後周,建立新朝的登極典禮舉行地。
可是讓他非常沒面子的是,把所有正規和非正規的法子都用上了,還是挨到了快晚上時(至晡,晡為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想想吧,正月天有多短,都天黑了),文武百官才陸陸續續地出現在趙匡胤的視線裏。
郁悶吧?感覺不吉利吧?哪有在天黑時辦事的?在古代只有二嫁三嫁四五嫁的女人才在這種時候出嫁呢……可惜了,這才是趙匡胤的初次造反啊,難道就不能有點喜氣的選擇?
但是,有些事,有心情你要做,沒有心情你也得做,難道你敢把造反稱帝的事兒推到明天舉行,就為了讓燦爛的陽光能照著你?!
開玩笑!於是在當天,趙匡胤只能一直保持著他臉上既無奈更無辜甚至非常慚愧難過的表情,等著與會者一一到齊,至少得把被篡位的小皇帝再次從廟裏回到宮中現場,才能把必須的作業流程完工。
但是等所有的人都到齊了,事件的性質也確定了——不是篡位,是禪讓,最道德、最理智、最無私、且絕不流血的權力交接性質。
可是這樣一個人類罕見、普天同慶的大喜事卻突然被卡住了,與會者發現事到臨頭居然缺了一件最重要的東西——禪讓詔書!
中國人辦事就講究個名正言順,且留字為據。連賣一頭驢還得有字據呢,何況是把偌大的後周白送出去?當場的人都傻眼了,包括無所不知、早有準備的大導演趙普,這時他是現場最欲哭無淚的。天哪,為什麽造個反還有這麽多的講究啊,繁文縟節害死人啊,可憐我也是第一次幫人造反……沒有經驗啊!
就在這時,一位真正的有心人慢悠悠地站了出來,翰林學士承旨新平陶谷。此人從容地在袖子裏抽出了一張黃紙,史稱“出周恭帝禪位制書於袖中。”也就是說,七歲的小皇帝柴宗訓已經早就秘密地把禪位詔書寫好了,並單獨交給了他,讓他在這個時候拿給趙匡胤看!
於是萬事俱備,東風亦起。制造皇帝的合法程序正式啟動——宣徽使高唐昝居潤,引匡胤就龍墀北面拜受。宰相掖升崇元殿,服兗冕,即皇帝位。群臣拜賀。奉周帝為鄭王,符太後為周太後,遷居西宮。詔定有天下之號曰宋,因所領節度州名也。
就這樣,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宋朝。準確地說,是北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尤其是趙匡義攔在他哥哥馬前,說出了關鍵的那句話的一幕——似乎沒有了這句話,趙匡胤就會縱兵大掠,重現當年郭威入城時的滿城血腥一樣。
時間飛快,要了命的太陽在無情地往天空正中央行進,趙匡胤必須提快速度了。這時,他已經進入了角色,他要盛裝入城,進城就是天子,再不願在城墻外面動刀槍,以免把還沒有正式添加在他名下的產業以及他在歷史上的名譽弄出不必要的瑕疵。
經過嚴密的分析,他決定,派出兩個人,去做一公一私兩件事。
首先派出老少無欺、視力超群、人見人愛的殿前司幕僚楚昭輔先生,讓他趕在大部隊的前面,悄悄地進入開封城,向趙匡胤的母親及家人報個平安,也順便告訴他們皇帝輪流做,今年到他家,姓趙的已經中了超級大獎了!
這個活兒好幹,說實在的真是個美差。想想吧,那年頭連中個狀元都會有些職業報喜的登門要喜錢呢,何況是突然之間中了個皇帝!而且楚先生這件事一點風險都不會有,他大可以人不知鬼不覺地潛回京城,根本不必在大街上敲鑼打鼓地向所有人宣布。
但是下一個命令就要命了。趙匡胤決定要派一個人先回京城,直接去見三位當朝大宰相以及城防司令韓通,甚至直接向太後和小皇帝攤牌——告訴這些人新的皇帝已經產生了,你們的身份現在也都要變一變!
想想看,這種事以前有人幹過嗎?似乎是有過,比如李世民在上早朝的時候幹掉了大哥和三弟,然後自己不好去見父皇李淵,派了殺人助手尉遲恭去見老爹。可那到底是家務事,而且李世民也沒說要把老爹如何怎樣!
可是現在這個人,卻得自己一個人趕在造反的大隊人馬前面,單槍匹馬地進京,向以前的君主說你現在馬上從金鑾殿上給我滾下來,那已經不是你坐的地方了……你信不信皇帝就算砍不了後面的新任皇帝的腦袋,也一樣先砍了你?
而且說實話,現在趙匡胤的手下,還沒聽說過誰有尉遲敬德那樣的單兵作戰能力和膽量。
太難了……這時候,趙匡胤把目光轉向了一個非常年輕的低級官員,在此之前,此人默默無聞,從未在任何事上出頭露臉。他叫潘美,時任客省使,也就是負責全國信使、宴賜、四方進奉這方面迎來送往的小差使的官。
大夥兒看著潘美,有人覺得悲哀,有人則露出了微笑。此時人人清楚,大家都在一場殘酷的圍獵行動之中,誰都想當獵人,可也終究得有去死的野獸!很好,看來潘美就是那第一個去送死的。
但是歷史證明,潘美後來得享大名,絕非幸致。此人膽識超卓,今天這件事之後,他又孤身一人,深入敵境,做出了更加聳人聽聞的壯舉!這時潘美欣然領命,他縱馬狂奔,直奔四十裏開外的都城開封。
一路疾行,潘美進入開封的時候,後周君臣還沒有下早朝。潘美昂然上殿,向這些高高在上的人宣布趙匡胤已經兵變稱帝,此時正在回程的途中!
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奇變突生,猝不及防……當時在曾經是柴榮設座議事的大殿之上,唯有一片死寂,歷史記載,最大的一個舉動就是首席宰相範質突然伸手抓住了身邊的另一位宰相王浦的一只手而已。
他憤然大叫——倉促遣將,吾輩之罪也!
這句話一點回應都沒有得到,王浦咬緊牙關一聲不出,事後才知道他是在忍疼——範質養尊處優,指甲留得比妙齡女孩兒還長,偏巧王浦也是這樣的貨色,他的手那是相當的酥嫩。史稱——爪入溥手幾出血。溥噤不能對。
這就是驟然臨變,生死關頭時的後周群臣眾生相。可是別忘了,後周至少還有一位真正對柴氏忠心的人,那就是韓通。韓通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三位大宰相,看他們有什麽舉措。等他看清楚後,他絕望了。但是他絕不允許自己也像他們一樣,他一定要做點什麽!
韓通扔下了文武百官,以及年幼無知的小皇帝,他急匆匆地奔下了金殿,去集合還能聽他調度的軍隊。不管實力對比怎樣懸殊,他都要為後周,為柴榮盡到他曾經答應過的努力。
韓通躍馬出宮,先回自己的侍衛司,他要招集兵將。但是韓通絕望地發現,這時他還能號召的軍隊已經所剩無幾,絕對不夠他分兵據守偌大的開封都城,至於領兵出城平定叛亂,更加是想都不要想。
怎麽辦?人心已經在片刻之間,就在趙匡胤和小孩子柴宗訓之間作出了選擇。“點檢作天子”的讖言終於還是應驗了,只不過晚了兩天而已!當時的人對改朝換代是多麽的熟悉啊,誰都知道該怎麽辦,尤其是素以“擁戴”見功的軍隊。讓他怎麽還能有辦法力挽狂瀾?
但是現實要求他,必須得在極短的時間內想出應變對敵的辦法。
韓通不愧老將,他迅速地作出了一個決定,把目標縮小,具體到造反者趙匡胤本人的身上——去捉拿他的家人,來以此作為阻止兵變的籌碼!
這已經是當時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行,並且也唯此一招的辦法了。
他分兵兩路,其中一路由他本人率領,殺向趙匡胤在左掖門附近的殿前司官署,希望能在那兒抓到趙家老小;另一路奔向開封城內的定力寺,有人報告,趙匡胤的家人在這一天去了那裏上香。
左掖門,殿前司……歷史記載,那天迎接韓通的是一陣空前密集的亂箭。
就在這時,開封城北陳橋門外,率領大軍兵臨城下的趙匡胤也同樣在郁悶著。眼前就是開封城的大門了,可他就是進不去!
城上守城的官兵無論如何都不給他開門,不管他是以新任皇帝的名義,還是以前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身份,都一樣不好使,不開就是不開。而且這些守門的大兵還明目張膽地叫出了自己的姓氏——一個姓陸,一個姓喬。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愛咋咋地了。
出行不利,趙匡胤強壓著心頭怒火,更強壓著一直隱藏著的極度不安,他扭頭去看身邊的總導演趙普。這時他的疑問完全可以用眼神就表現清楚——這是怎麽回事?難道石守信和王審琦沒有接到通知?還是城裏邊天翻地覆了,他們都被韓通給幹掉了?現在要怎麽辦?強攻嗎?還是要繼續封官許諾,哪怕給個王爺也得先進城再說!
趙普不動聲色,數萬大軍就堵在他身後,僵持在城下,他的主人更加焦躁不安,可他就是不急。歷史證明,他是真的一點都不急,因為他給出的解決方案更像是一道搞笑的腦筋急轉彎,那實在是必須得有一顆時刻活潑靈動的心靈才能想得出來——正對著陳橋驛方向的陳橋門不通,那麽我們為什麽一定要從這個門進去?開封難道只有這麽一座城門嗎?
我們換一個就是了。
於是歷史記載,當天趙匡胤的造反大軍是在開封城外小轉了一彎,到了旁邊的封丘門,才進去的開封城。
進城之後,大隊人馬立即分散,按照主次之分以及危險系數的不同,各自奔向自己分片包幹的責任地點。這時候,歷史把一個本來很平凡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身上。他叫王彥升,是當時禁軍殿前司系統裏的一員戰將。接到的具體任務是先回趙匡胤的老巢殿前司官署,給新任皇帝清清路障。
很簡單的任務吧?但是要看由誰來辦。這一天裏的王彥升不知是亢奮過度,還是有什麽別的內幕隱情,他把這樣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小任務辦得震驚當時,流傳千古,讓人實在是沒法不佩服。
殿前司的人回殿前司官署,那是熟門熟路,王彥升帶著大兵一路狂奔,很快就到了,他正撞上了敗退下來的韓通。
不走運的韓通,他不知道當天駐守在殿前司官署裏的人居然是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本人。這下好了,他正中鐵板,但是好在石守信充分領會了趙匡胤以和為貴的工作原則,不和他短兵相接,始終只是弓箭招呼,但就是這樣也足以讓韓通絕望了。時間,都消耗在擋箭躲箭,步步為營上了。趙匡胤的家人連個影子都沒有見到,可趙匡胤的軍隊卻已經殺到了身邊!
歷史記載,當天王彥升看到韓通之後,突然變得無法克制,他帶人就沖了過去,殺散了韓通的部下,殺得韓通上馬逃跑,然後一路追殺,直接殺進韓家大門,把韓通本人、他的妻子、長子、次子、三子全部殺害,亂兵之中僅有韓通的幼子韓守瓊以及四個女兒活了下來。
如此趕盡殺絕,毫不留情,我不知道王彥升是過去和韓通有什麽私人恩怨,還是他接受了什麽特殊的指令,比如滿城權貴,一律保全,但除韓通之外……至於理由,是多麽的簡單,因為只有韓通才有能力在這時或者將來造反。
面對殘暴的滅門殺戮,趙匡胤在陳橋驛鄭重立誓的允諾言猶在耳——“不殺後周大臣,不驚犯宮闕府庫。”可韓通就被殺死在自己的家裏。而且更加令人寒心的是,由宋人編撰的史書中,記載的卻是地兵變當日,韓通從皇宮中“惶遽而歸”,直接回家,在半道上遇到了王彥升,從而被殺。
也就是說,從來都沒有韓通為後周的盡忠行為,開封城裏更加沒有過任何的敵對抵抗——一切都是和平進行的,都是絕對符合仁義道德的,趙匡胤的行為是所有人一致擁護讚賞的。
可是公道自在人心,想想潘美先期進城,韓通隨後下殿,如果直接回家,怎麽會在半路上遇到王彥升?是韓通在半路看見了個漂亮的MM,多聊了一會兒?還是王彥超會絕頂輕功,他緊跟著潘美就飛進了開封城,並且知道韓通正在哪條大街上,從而發生了這樣令人極為遺憾的誤會?
一千多年以後,一個叫海明威的美國老頭兒曾經說過,你盡可以殺死一個人,可是你就是沒法擊敗他。可是在當天的開封,趙匡胤和他的謀臣以及勇士們說,我們盡可以殺死每一個人,而且會讓他死得默默無聞,平淡無味。
那天的開封城終於逐漸地安靜了下來,趙匡胤在諸將簇擁中緩緩地登上了明德門。登高望遠,只見街市繁華,屋宇林立。
多麽的熟悉……這就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真的屬於我了嗎?
沒有人會再有疑問,這已經是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只是在一瞬間,三十四歲的趙匡胤會在恍惚間覺得時光以及時空的不真實,在他年輕時,具體地說在他二十歲時,也曾親眼看見過有一個人登上了開封的城頭,那人當時微笑著向驚慌奔逃的開封百姓們說:“我也是人,你們不要害怕,我來當你們的皇帝,讓你們休養生息。”
那是曾經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
不論是漢人還是夷人,趙匡胤都在一瞬間和耶律德光心意相通——多好的一片江山!難能不讓人心動……更怎能讓它荒廢殘敗!
他下決心,要讓這片江山更加的繁華昌盛……在他的治理之下。
這時趙匡胤看到了自己的士兵分布開封城內各處,市面安定如舊,史稱“市不易肆”。之後他沒有在城頭上再作停留,他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因為在總導演趙普先生的筆記本裏早就規定好了一切的行程安排。
下一步,先回殿前司官署。
這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皇宮已經近在咫尺,那個高高在上,可以統治萬民的至尊寶座已經觸手可及,為什麽不直接去得到它?這時大局初定,不怕夜長夢多嗎?
趙普對所有熱切期盼的眼神統統視而不見,在他冷漠的表情下,他的心更加的沈靜。在他看來,這些人迫不及待的樣子真是低劣,人世間有很多需要積極進取的東西,卻要用另一種看似羞怯的狀態才能完美地獲得。尤其在當時的中國。
就這樣,當天趙匡胤就像還在後周上班時那樣,直接回到了自己工作生活的老地方,殿前司官署。不僅如此,他還當眾脫下了進城時還穿著的黃袍。時間還來得及,他坐下來歇了歇,因為一會兒之後,他需要體力,更需要情緒。
史稱“有頃”之後,三位大宰相範質、王浦、魏仁浦以及一些重臣都被迫主動來見趙匡胤(諸將擁範質等至)。這就是趙普的計劃,要趙匡胤等朝臣來覲見,而且這給以後的記史者留下了絕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可憐的趙匡胤在同一天裏,又要被人第二次強暴了。
好了,我的宰相,我的大人們,你們終於來了……你們可算是來了!受盡了委屈的趙匡胤突然間痛哭流涕,泣不成聲,說出了他滿腹的不得已,以及……慚愧——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
請留意,“將若之何?”我現在怎麽辦?趙匡胤已經六神無主,什麽都不知道了。可是沒等範質等大佬說話(質等未及對),那些要命的強暴者突然間爆發,散指揮都虞候太原羅彥環挺身而出,按劍厲聲喊出了這幾天以來聽得叫人膩煩了的行動口號——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
刀將出鞘,劍甲林立,周圍都是殺氣騰騰的叛兵,這時候,所有的人都原形畢露了,包括對富貴權力紅了眼的大兵們,也包括常年一臉道學,滿腔正氣的高官宰相們。
第一個屈服的是王浦,他率先走下臺階,向趙匡胤跪拜,施以臣子大禮。然後誰也沒有料到,第二個就是以驕傲執拗著稱的範質(質不得已亦拜)。
大局已定。
這時,終於輪到去做最重要的事了。去皇宮,去做真正的皇帝!
但是他們撲了個空,皇帝和太後此時已經不在皇宮裏了。在趙匡胤率兵入城時,小皇帝柴宗訓就由他的姨母小符皇後帶出了皇宮,皇後親手脫下了皇帝和自己身上的黃袍,穿著白衣,走進了後周世宗皇帝柴榮記名的功德禪院天清寺。
這是典型的政治避難,也是明確地傳達著他們對造反一事的態度——我們輸了,只求不要殺我們。
看到這裏,或許會有人點頭稱讚年輕的符太後真是明智吧,但是有沒有人笑話她過於膽怯,辜負了柴榮呢?需要補充一下的是,這位小符皇後可不是輕易低頭的人。
小符皇後在歷史中查不到她的名字,她在嫁給柴榮前,曾經先嫁於後漢重臣李守貞(那位喜歡拆墻的人)的兒子李崇訓。李守貞被郭威攻滅時,李家全族走死逃亡,無一幸免。而小符皇後自己獨自當門而坐,對亂軍呵斥——我符魏王(符彥卿)女也,魏王與樞密太尉(郭威)兄弟之不若,汝等慎勿無禮!
史稱亂兵聳然引退,無人敢犯。
這樣的主見和膽量,就是柴榮臨終時選中她的原因。可是這時她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後周國中她唯一能指望上的就是她的父親符彥卿(要小心,符彥卿之強,曾經讓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都倉皇逃跑,威名鎮懾塞外,連耶律德光的老媽,都問符彥卿是不是死了,才允許兒子再次入侵),可別說遠水不解近渴,就算是符彥卿在,也只能保持中立。
原因很簡單,符家三個女兒,兩個嫁給了柴榮,還有一個,那是趙匡義的媳婦。
於是再也沒有什麽能阻止當天的趙匡胤的了,他來到了後周皇宮裏的崇元殿,這裏非常榮幸地成了他取代後周,建立新朝的登極典禮舉行地。
可是讓他非常沒面子的是,把所有正規和非正規的法子都用上了,還是挨到了快晚上時(至晡,晡為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想想吧,正月天有多短,都天黑了),文武百官才陸陸續續地出現在趙匡胤的視線裏。
郁悶吧?感覺不吉利吧?哪有在天黑時辦事的?在古代只有二嫁三嫁四五嫁的女人才在這種時候出嫁呢……可惜了,這才是趙匡胤的初次造反啊,難道就不能有點喜氣的選擇?
但是,有些事,有心情你要做,沒有心情你也得做,難道你敢把造反稱帝的事兒推到明天舉行,就為了讓燦爛的陽光能照著你?!
開玩笑!於是在當天,趙匡胤只能一直保持著他臉上既無奈更無辜甚至非常慚愧難過的表情,等著與會者一一到齊,至少得把被篡位的小皇帝再次從廟裏回到宮中現場,才能把必須的作業流程完工。
但是等所有的人都到齊了,事件的性質也確定了——不是篡位,是禪讓,最道德、最理智、最無私、且絕不流血的權力交接性質。
可是這樣一個人類罕見、普天同慶的大喜事卻突然被卡住了,與會者發現事到臨頭居然缺了一件最重要的東西——禪讓詔書!
中國人辦事就講究個名正言順,且留字為據。連賣一頭驢還得有字據呢,何況是把偌大的後周白送出去?當場的人都傻眼了,包括無所不知、早有準備的大導演趙普,這時他是現場最欲哭無淚的。天哪,為什麽造個反還有這麽多的講究啊,繁文縟節害死人啊,可憐我也是第一次幫人造反……沒有經驗啊!
就在這時,一位真正的有心人慢悠悠地站了出來,翰林學士承旨新平陶谷。此人從容地在袖子裏抽出了一張黃紙,史稱“出周恭帝禪位制書於袖中。”也就是說,七歲的小皇帝柴宗訓已經早就秘密地把禪位詔書寫好了,並單獨交給了他,讓他在這個時候拿給趙匡胤看!
於是萬事俱備,東風亦起。制造皇帝的合法程序正式啟動——宣徽使高唐昝居潤,引匡胤就龍墀北面拜受。宰相掖升崇元殿,服兗冕,即皇帝位。群臣拜賀。奉周帝為鄭王,符太後為周太後,遷居西宮。詔定有天下之號曰宋,因所領節度州名也。
就這樣,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宋朝。準確地說,是北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